人性之光 2008 年 5 月 12 日,在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夺走了数万鲜活的生命,同时也绽放了高尚的人性光芒。 不离不弃——废墟上的救援 漩口中学初三 5 班的学生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我就醒了。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向孝廉哭着告诉他:“马健,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大约 4 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他拖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已血肉模糊。 不抛弃、不放弃,是《士兵突击》的台词,也应该是抗震救灾的名言。面对巨大的灾难,每个人都应该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孩子们在救援时,也懂得不抛弃、不放弃,也在用勇气和坚毅,传递着生的信心。马健对向孝廉的呼唤和鼓励,就是在给向孝廉传递生的信心,让向孝廉不放弃生的渴望。没有马健的呼唤,向孝廉或许不会醒来;没有马健的鼓励,向孝廉或许不会坚持下来;如果不是马健用勇气和坚毅传递生的信息,向孝廉或许不会战胜困难,或许会放弃生的欲望。向孝廉的哭诉,表达了生的渴望,表达了不抛弃生命的决心。马健承诺自己不会走,实际上是对同学的不抛弃。 不瞒不赖——废墟上的诚实 5 月 16 日下午 6 点半,离地震发生整整 100 个小时。虚弱得已近昏迷的刘德云被救援官兵抬出来时,看到了自己的女儿。随即,他的目光望向自己的左手腕。女儿扑上去,发现父亲左手腕上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我欠王老大 3000 元。”经过 324 医院野战医疗队的紧急抢救,刘德云第二天就清醒过来。他告诉女儿:“如果出不来,手腕上那句话就是留给你的遗嘱。”刘德云是什邡市汉旺镇人,工厂职工。地震发生时,他和一起玩牌的另外 3 人都被埋在了废墟下。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德云有些绝望了。此时,他用还能活动的右手掏出随身携带的圆珠笔,在左手腕上写下了“遗嘱”——他不想欠着账。 这是最感人的遗嘱,也是最真诚的遗嘱,看了这样的遗嘱,谁能不为之动容?谁能不潸然泪下?一个普通的职工,他的工资可能是微薄的,他的家境可能是贫寒的,他的生活可能是清苦的,但在大灾大难面前,在地震的废墟上,在生命危急关头,他完全有理由忘记这笔欠款,也完全有理由瞒住这笔欠款,甚至赖掉这笔欠款,让这笔欠款永远无人知晓,但刘德云没有忘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