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7 人与文化 苟有用我者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苏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7 人与文化 苟有用我者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苏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学案_第1页
1/7
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7 人与文化 苟有用我者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苏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学案_第2页
2/7
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7 人与文化 苟有用我者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苏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学案_第3页
3/7
苟有用我者【画面描述】 姜太公在渭水边钓鱼,可他的鱼钩是直的。【寓意点评】 姜太公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人”,在等待慧眼识英才的人。第 1 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吾耻之(意动用法,以……为耻)(2)周之(形容词作动词,周济,赈济)(3)食前方丈(名词活用作动词,陈列于前)第 2 步 一词多义——送你一双慧眼(1)谋(2)期第 3 步 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礼貌未衰古义:有礼节、恭敬的样子。今义: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2)说大人,则藐之古义:指诸侯。今义:成人。第 4 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宾语前置)译文:古代的君子要怎样才出来做官?(2)使饥饿于我土地(省略句、状语后置)译文:使他在我的国土上饿着肚皮。孔子的出仕观出仕是儒者为世所用的最重要的形式。孔子对出仕是抱着积极赞同的态度的,他的用世之心有时甚至表现得非常强烈。“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子罕》)子贡的提问本来是一种含蓄的比喻,只及美玉,不及世人,但孔子的回答却旗帜鲜明,不但在比喻的意义上作了明确的答复,而且直接把自己与美玉等同起来,更进一步表明自己渴求为当权者赏识重用的心态。美玉待沽的被动状态,也暴露出孔子在求仕方法上的不够主动。孔子认为:“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应该首先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政素质,也就是专注于如何掌握“道”,而不应该把精力放在求名求仕上。这一方面是由客观的情势所决定的:儒者具备从政的才能却不掌握政权,出仕必须依赖当权者的欣赏。另一方面也与孔子对从政者自身素质的要求有关。孔子认为从政者是行为的楷模,应该时时刻刻起到榜样的作用。孔子认为从政者自己首先应该德行无亏,然后才可以具有号召力,使人们愿意听从他。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掌握了权柄,也难以使政令推广。这就使掌握道的重要性更甚于掌握权力,修道更重于求仕。这一点对于今天的从政者仍然有借鉴意义。孔子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29.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出仕的两方面内涵。30.用之则行,舍之则藏。3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32.苟有用我者,三年有成。33.史鱼真是正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34.孟子谈君子何如则仕。35.我若得志,则弗为也。1.结合第 30 和第 33 两章内容,请分析说明孔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7 人与文化 苟有用我者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苏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