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议案 农村土地流转议案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事关农民的核心利益,它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现代化,关系到农民的生存、就业与进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分工、分化、稳定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亟需突破的瓶颈之一,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 一、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对土地流转思想上存有疑虑,不敢流转。一是怕变,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保障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土地对农民而言仍然具有生存保障和就业进展的重要功能,怕政策变,担心承包土地流转出去后会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怕乱。一些土地流转之后要进行整理,大规模地推动排灌沟渠、机耕道及其它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建设,原有承包土地的自然形态和界限消逝,农民感觉不放心,怕村集体乱来。三是怕骗。怕老板们骗农民,怕老板们的项目失败后到时租金都得不到,所以很多农民宁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敢将土地流转出去。 二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底子不清,不好流转。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市仍有 3.9 万户农民没有得到第二轮土地延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有 20 多个乡镇和 130 多个村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不健全,农民承包土地面积没有得到确认,四周边界不清楚,土地承包的底子不清楚。自 xxxx年开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还有改革不彻底不到位的地方,一些林地和林权的确权与发证工作没有全部完成,存在界址和权属模糊的死角。 三是农民土地流转行为不法律规范,不会流转。一是有流转没有土地流转合同,农民私下口头协议现象普遍,有的县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仅达到 30%。二是有土地流转合同但不法律规范、不完善,也没有通过土地承包管理职能部门备案,存在合同纠纷隐患。三是有土地流转合同,但不履行,各地都有项目经营失败后公司破产、老板跑路不履行合同约定,给农民造成土地流转利益重大损失的情况。四是农村土地流转后改变用途。有的土地流转之后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有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存在。 四是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缓慢,不便流转。全市尚未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农民主体的统一法律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其运行机制也还没有完全建立。也缺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有的农户有流转土地意向,却找不到合适的受让方,而需要农村承包土地进行规模经营的又找不到成规模的流转土地。农村土地流转对象与范围选择余地小,流转形式比较单一。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发育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