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爱的奇迹》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学会 10 个生字(其中 1 个多音字:强)及新词,认读 6 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题的意思;体会“我”的思想感情。体会第 1自然段的作用。知道比利是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树立保护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比利是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这是“爱的奇迹”。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 10 个生字(其中 1 个多音字:强)及新词,认读 6 个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什么是奇迹?齐读文章的课题,你有什么样的问题? 二、新授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文中画出读不准字音的字,自学生字新词。 出示幻灯,指名读准带点字的字音。 干涸牵强小心翼翼蹑手蹑脚挽救 多音字组词: 强中几尽 沟通在自学中理解了哪些词语。 牵强:在本课是“将就、凑合”的意思。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课文指看起来不是很清楚。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回忆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归纳。 在一个极度干旱的夏季里,6 岁的男孩比利为了挽救中暑脱水的小鹿的生命,一次次地用双手捧水给小鹿喝。 3.全班接龙读课文。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1)(1——2):写“我”居住的地区遇到了严重的干旱。 (2)(3——8):6 岁的比利用双手捧水,一次次地给因中暑而脱水的小鹿喝水。 (3)(9):“我”决心把小比利培育成优秀的科学家,让更多的人获得生命之水。 5.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质疑。 爱的奇迹是什么?是谁制造了爱的奇迹?是怎样制造爱的奇迹的?为什么说是爱的奇迹?…… 课后小结:段落比较复杂学生分段效果不好,特别是段中分层,正确率更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题的意思;体会“我”的思想感情。体会第 1 自然段的作用。知道比利是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树立保护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比利是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这是“爱的奇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 爱的奇迹是什么? 是谁制造了爱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