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2.初中 八年级 代数课题:13.5 因式分解(1)教材: 华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章第五节授课老师:上海市第五中学 朱丽霞【教学目标】1. 能区分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会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来判定一个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会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2. 通过与算术中的因数分解相比较,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与多项式的乘法相比较,进展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因式分解在简化计算中的作用等,培育“用数学”的意识,增强求知欲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难点:多项式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纳“引导 类比 讨论 发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老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生活情境设置悬疑【多媒体演示】酸奶中的乳酸菌的营养;【介绍小知识】介绍活性乳酸杆菌在 0℃~7℃的环境中存活是静止的,但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乳酸菌会快速死亡。观看多媒体演示,并思考下面问题:每 升 酸 奶 在 0℃ ~7℃时含有活性乳 酸杆菌 220 个,在 10℃时活性乳酸杆菌死 亡了 217个,在 12 ℃时又死亡了 219个,那么此时活性乳酸杆菌还剩多少个? 你的列式是 (学生列完式看到如此庞大的乘方可能会不知如何处理。老师就可适时地告诉学生:学完此节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酸奶中活性乳酸杆菌数量的变化,创设问题,在学生感到新奇而又不知所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设置悬疑,无疑对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状态。而从实际生活引入,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二)复旧孕新导入新课:1、做一做计算下列各式: (1)m(a+b+c)=_________ (2)(a+b)(a-b)=_________ (3)(a+b)2=___________ 填空: (1) ma+mb+mc=_____________(2) a2-b2 =_______________(3) a2+2ab+b2=______________2、想一想填表:通过启发学生回忆小学中引述分解与乘法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评述: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3、练一练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3(x+2)=3x+6(2)ma+mb+mc=m(a+b+c)(3)x2+1=x(x+)(4)y2+x2-4=y2+(x-2)(x+2)(5)5a3b-10a2bc=5a2b(a-2c)(6)x2-4y2=(x-4y)(x+4y)4、议一议(1)3(x+2)=3x+6 整式乘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