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3 期末考试试卷(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60 分)一、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子后来成了大思想家。下列材料体现他的思想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仁爱待民,以德服人”C.“天道自然,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一位思想家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们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指的是A.庄周B.老聃 C.朱熹 D.王阳明4.“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5.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的地位逐步提高 7.下列科技成就中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最深远的是A. 华佗发明麻沸散 B. 蔡伦改进造纸术 C. 《石氏星表》问世 D.张衡发明地动仪8.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① 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9.19 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0.“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提出来的是A.魏源《海国图志》 B.洪仁玕《资政新篇》C.张之洞《中体西用论》 D.康有为《孔子改制考》1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①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