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波的衍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 2.知道波发生衍射的条件. 3.知道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从实验现象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衍射现象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从现象中发现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1.波的衍射现象. 2.波能够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教学难点】产生明显衍射条件的教学.【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电教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水波槽、两块挡板、两块有小孔的木板、实物投影仪、水波的衍射照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放录像] 在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露出水面的小石、芦苇等细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好像它们并不存在. [教师] 在水波的传播过程中,遇到小石、芦苇等障碍物时,为什么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呢?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种现象. 板书:波的衍射 二、新课教学 (一)波的衍射 [演示实验] 在实物投影仪上放一个发波水槽 1.使振动片开始振动,观察产生的水波. 2.在波源的前方放一个障碍物(例如一块木板),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波源的前方放一个小的障碍物(如一段细铁丝),观察水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学生操作] 教师演示结束后,学生每两人一组,做上述实验. [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现象一:当振动片振动时,看到有一列圆形水波形成,向远处传播. 现象二:如果在波源的前方放一块较大的木板时,在靠近障碍物后面没有波,也就是留下了“影子”,只有在离障碍物较远处,波才稍微绕到影子区域里. 现象三:当用细铁丝替换木板后,发现波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进,不会产生“影子”区域.教师总结并板书: 1.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2.衍射有的时候不明显(例如刚才的现象二),有的时候很明显(例如刚才的现象三). [演示实验] 1.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发波水槽. 2.让振动片振动,观察水面形成的波. 3.在水槽内放两块挡板,当中留一窄缝,观察水波通过窄缝后怎样传播. 4.改变挡板间窄缝的宽度,观察水波的传播情况有什么变化? [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现象一:让振动片振动后,看到有一列圆形水波形成. 现象二:当木板间的缝较宽时,水波经过孔后在连接波源和孔的两边的两条直线所限制的区域里传播,在较远处,波才稍微绕到影子区域里. 现象三:当两板间的缝较小时看到在孔后的整个区域里传播着以孔为中心的圆形波. [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现象可知:当波通过小孔时,也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