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2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

2.2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_第1页
1/16
2.2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_第2页
2/16
2.2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_第3页
3/16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 学案【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 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② 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③ 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④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归纳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给出多种地理图表和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地理问题。3. 情态目标: 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② 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新课标重难点】重点: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难点: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课前预习】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二、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壳运动运动形态产生地貌相互关系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三、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风力侵蚀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侵蚀溶蚀冰川侵蚀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流水沉积风力沉积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分类 形 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方法点拨】1、知识结构化2 、 对 知 识 进行归纳对比(1)内力作用及其地貌(2)外力作用及其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V 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 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沉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积作用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2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