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十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综合测试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十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综合测试_第1页
1/33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十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综合测试_第2页
2/33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十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综合测试_第3页
3/33
2009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第一模块: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专题十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综合测试【把脉高考】(一)全国卷2008 年全国卷的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包括识记和表达应用两个能力层面。1.识记 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2.表达应用 D(1)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和 2007 年相比,此部分的变化有两处:第一处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中删掉了“常用字”的限制条件,这意味着这两个考点的考试范围会略有扩大,考试难度会略有增加。但并不意味着会考偏、难、繁、怪之字词,我们仍然需要扎扎实实掌握常用字的字音、字形,注意适当关注、积累一些新词汇,比如竞聘、能耗、融资、公信力、钉子户、产业链、带薪休假等。第二处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这个考点的变化需要我们特别关注,2008年考纲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 3 个词语,这是今年全国卷考点 4 个变化中最具实质性变化的表述,也体现了今年考纲的变中求新。增加的 3 个词语,使语言表达的要求更加具体,更加细致,它要求信息的判断、筛选要准确,观点要鲜明,语言的表达要更加富有表现力。(二)课标卷2008 年课标卷的考试大纲明确要求: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识记 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 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需要注意的是,课标卷考纲与全国卷考纲的不同之处有五:第一处是总体的概括要求不同,新课标明确为“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在表述上更加突出了文字“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十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综合测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