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概论 是施工管理科目考试的基础理论知识,波及项目管理、组织论、风险 管理、工程监理施工企业管理等方面.关键———动态控制原理动态控制原理是项目目的控制的基本措施论。2Z101010 掌握项目目的控制的动态控制原理及其应用2Z101011 项目目的控制的动态控制原理 项目实行过程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 在项目实行过程中必须伴随状况的变化进行目目的的动态控制。第一步,项目目的动态控制的准备工作; 分解目的,确定计划值.第二步,在实行过程中对项目目的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 搜集目的的实际值, 定期比较, 如有偏差,则采用纠偏措施进行纠偏。第三步,如有必要(不合理或无法实现)进行目的的调整,目的调整后控制过程再答复到上述的第一步。 在项目目的动态控制时要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 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手段可高效,及时而精确。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1.组织措施。2.管理措施(包括协议措施)。 如调整进度管理的措施和手段,管理和强化协议管理3.经济措施。4.技术措施。 如调整设计、改善施工措施和变化施工机具。 组织论的一种重要结论是:组织是目的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原因。应充足重视组织措施对项目目的控制的作用。 项目目的动态控制的关键是:定期地进行项目目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当发现项目目的偏离时采用纠偏措施。 应重视事前的积极控制,即事前分析也许导致项目目的偏离的多种影响原因,并针对这些影响原因采用有效的防止措施。2Z101012 动态控制原理的应用 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项目目的控制将有助于项目目的的实现,并有 利于增进施工和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进度的环节:1.施工进度目的逐层分解.2.对目的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 搜集施工进度实际值 定期比较 :一般项目控制周期为一种月,对于重要项目,控制周期可定为一旬或一周等 以里程碑事件的进度目的值或细化的进度目的值作为进度的计划值,则进度的实际值是相对于里程碑事件或再细化的分项工作的实际进度。 发现进度的偏差,采用措施纠偏3.必要时调整施工进度目的。 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进度的环节:(1) 成本目的逐层分解(2) 动态跟踪 搜集施工成本的实际值 定期比较:控制周期为一种月 相对于工程协议价而言,施工成本规划的成本值是实际值(3)纠偏 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进度的环节同上。 质量目的不仅是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包括材料、半成品、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