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知识点梳理 2024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整理|语文综合知识 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下面是我带来的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知识点梳理2024,希望大家喜爱。 唐睢不辱(jū)使命 秦王怫(f)然怒 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 休祲(jn)降于天天下缟(gǎo)素 秦王色挠(no) 1、通假字: ① 秦王不说(说:通悦,兴奋) ②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行,置办) ③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2、古今异义词: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3、词类活用: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③ 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4、一词多义: ① 徒 免冠徒跣(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 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 ② 惠 大王加惠(恩惠)汝之不惠(聪慧) ③ 若 非若是也(像)若士必怒(假如) 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⑴ 不辱使命(辱没、辜负) ⑵ 易安陵(交换) ⑶ 其许寡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答应) ⑷ 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⑸ 故不错意也(所以) ⑹ 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 ⑺ 逆寡人者(违反) ⑻ 非若是也(这样) ⑼ 虽千里不敢易(即使) ⑽ 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 ⑾ 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⑿ 布衣之怒(平民) ⒀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 ⒁ 以头抢地耳:撞;罢了 ⒂ 庸夫之怒(平凡无能的人) ⒃ 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⒄ 休祲:吉凶的征兆 ⒅ 秦王色挠(屈服) ⒆ 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⒇ 免冠徒跣(脚) 6、重点语句翻译: ①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 ②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同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③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