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在其运转过程中,信贷风险是贷款业务及表外业务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种风险。因为借贷者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具有较多的变化,而且存在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商业银行在经营期间可能会出现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以及利息的风险。因此,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讨论,以及对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论述是非常重要的。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1 引言 商业银行本身属于经营货币的特别企业,经营风险是不可避开的。特别是在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中,风险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具有埋伏性、流动性、扩散性、持续性、再生性、国际性等特点。人们可以感觉认知、预防控制、化解减少风险,但不能杜绝风险。对任何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即使是世界一流的银行都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良策和绝对安全的自信,不是在风险管理中不断强大,就是在风险管理中被风险吞噬。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来讲,风险管理无穷期,防范风险需努力,在经营的过程当中需寻找最优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将信贷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在近年来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的工作方法经过不断的进展,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由过去的简单粗放到现如今的复杂精细以及由定量到定性,能够针对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较为高水平的管控。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信贷风险内控机制不完善 首先,对于现如今的商业银行信贷工作部门来讲,各部门之间的实际工作联系不强,相互牵制程度也比较低,所以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不够完善。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虽然当前进行了审贷分离制度的实施,但是在组织结构上仍然没有进行全面的贯彻与落实,在很多情况下仍然是由独立的一个部门去执行,而并不是由多个部门进行配合来完成的,所以就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其次,商业银行内部的审计工作部门,并不能够发挥自身的良好监督作用。对于大多数的商业银行来讲,虽然已经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但是该部门的实际组织构架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内部审计部门的建立者以及执行者,从属于同一个工作部门,同时,操作人员和考核人员也是同一个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监督部门的实际工作力度会大大降低,而且也不会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1]。 2.2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对商业银行来讲,落实信贷风险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强化各级员工的责任意识,在内部形成整体性的、强有力的信贷风险监管机制,主要是体现在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