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3.4《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 4 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指向“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人们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如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使用这些工具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科学概念。前几课,学生已经研究了斜面和杠杆,本课继续聚焦到一种简单机械一一轮轴。通过模拟测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轮轴的作用,建构对轮轴的认知。观察、分析教科书中不同轮子的插图,可以感受到工具的进步,而这种进步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学生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工具和技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通过探究了解了杠杆、斜面这些简单机械的作用。轮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生活中经常见到,但学生对这些物品不一定都有研究、有思考。借助这些经验,学生在进行测试活动时积极性会更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车轮属于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2. 用有轮的推车运送物品比较省力、灵活。科学探究目标1. 能利用平板或者推车完成运送物品的任务。2. 能运用时间、用力、安全、灵活、损耗等多个指标来评判运输过程的效果。科学态度目标1. 能遵守规则,与小组成员互相配合,积极协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2. 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轮子的发明和改进,改变了人类的运输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参与、体验用平板和手推车模拟搬运物品的活动。难点:分析、描述平板和手推车运输物品的优劣。【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手推车(没有的可以用木板钉上四个万向轮自制)、不带轮子的木板、标志桶 A、标志桶 B、标志桶 C、重物(就地取材,适合即可,不限)。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一堆大石块图片。提问:要把一堆大石块搬走,你通常会用什么办法?根据学生的办法,引入汽车装载并搬运石头,出示教科书第 49 页图片。追问:轮子有什么作用?揭示课题,轮子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用双脚、双手搬运的历史,促使人们发明出了更多的交通工具。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改变运输的车轮”。板书课题。2. 提问:你还见过哪些车轮?它们有什么作用?学生汇报,教师点评。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