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二战考研经验 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吧,我本科就读于山东的一所 211 高校,属于传说中的三跨考生。出于对国关这门学科强烈的兴趣,也出于对北大的向往,我在大三时下定决心考北大国关国际政治专业。2024 年第一次考时,我以初试成绩并列第七的名次进入了八人的复试名单,但由于复试表现平平,与北大擦肩而过。看到结果,痛不欲生,几经彷徨、犹豫,像很多今年的落榜考生一样,我决定再考一次。经过又一年的努力,终于侥幸过关。 好了,咱们进入正题,先说一下公共课。个人觉得两门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应该保证都能考到 75 分以上,或者说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因为假如你的专业课不是很突出的话(能保证考到120 分以上)那么公共课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命运。拿我来说,第一年考我其实就是失败在英语上了,能进入复试就表明你和别人在专业课上不会有质的差距,人家英语考到接近 80分,而你刚刚过线,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这几年北大国关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千万不能在公共课上掉以轻心。国关几乎每年都有因为公共课不过线而无缘复试的高分考生,相当可惜。对于英语的复习,很多人感到即使下了很大的力气短时间内也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甚至考完试后觉得复习跟没复习一个样,其实这就涉及一个方法问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掌握它确实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但一定要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想提醒大家的是,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真题的地位特别重要,一定要想办法把英语真题琢磨透,而如何利用真题,这里面就有很多道道。有的同学是上来就把十几年的真题在很短的时间内仓促的做完,一次就好几篇阅读理解甚至一整套题,然后对对答案,简单的思考一下就复习别的.了,真题做完了就做模拟题。我觉得这是对真题的极大浪费,模拟题和真题是有质的区别的,再好的模拟题也模拟不出真题的水准,因为真题是命题专家花几个月的时间讨论出来的,真题中的难易程度、选项设置、逻辑关系是模拟题模拟不出来的。我复习时一般一次只做一篇真题的阅读理解,用实战的速度全神贯注的做完,然后根据答案和释义仔细把文章、题目、选项讨论透,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小时的时间。这样慢慢的过来,对真题的命题逻辑把握的就会比较熟,做起来会更有感觉。单词我没有花大量时间去记,感觉干背单词效果不怎么好,就是靠做模拟题积累词汇。关于作文,两年写得都不好,也没找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我想关键还是平常的积累吧。至于政治,我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