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X X 论 文题 目: 专 业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论 文 完 成 日 期 20XX 年 XX 月 国际战略控制论文全球化是个确定的趋势、模糊的概念。在没有给全球化以科学的准确的界定之前,必须首先明确这样一个观念,即全球化不应是西方化,不应是美国化,更不应是超级大国在东西方推行“新战略”为所欲为的合法依据。连西方有识之士都认为“科索沃模式是个失败的例证”。人类社会需要有各国平等参加并自觉遵循的国际战略控制,否则,不仅科索沃战争的悲剧会在世界各地重演,而且还可能酿成更大的灾难。作为上世纪的最后一场战争,它不仅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而且对新世纪的国际战略走向都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战争演变”取代“和平演变”,以强权压主权,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世纪末的狂躁、浅薄、狭隘与短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千年之交,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的一些西方政治家和战略家,他们表现得不是更成熟、更睿智,而是更浮躁、更轻率了。这场战争还表明,作为霸权主义新形态的新干涉主义是更富于进攻性和冒险性的国家对外政策,是新战争的原罪。其特点是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标榜,以军事威胁与军事打击为手段,强调使用武力的必要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在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中,强化了单极独霸的国际结构,美国可以任意给别国下定义,可以为别国立法,可以操纵西方八国集团主导世界事务。当时联合国在科索活问题上被边缘化了。科索沃战争提醒人们,当人权成为强权的一种借口时,人权就失去它原来的意义。海湾战争后,伊拉克被“制裁”10 年中,已有 150 万人死于医药缺乏和营养不良,还有更多的人在受着上百万枚贫铀弹爆炸遗留的放射性污染的折磨。而且正是来自外部的高压,才帮助伊拉克领导者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假如西方大国真的关怀人道主义灾难,那么它为何对卢旺达的部族大屠杀导致 60 万人死亡的悲剧无动于衷?说穿了是卢旺达对它们没有直接的地缘战略利益,而波斯湾和科索沃则是兵家必争之地。以人道主义的名义制造人道主义灾难,是 20 世纪末期最大的怪现象。人道主义就是这样被亵渎的。科索沃战争,虽然展示了前所未有的高技术战争图景,但也破坏了人类对进入21 世纪的和平期盼。在科索沃战争中,西方大国军事集团对一个孤立无援的小国狂轰滥炸了 78 天,用极不人道的方式进行所谓“人道主义干涉”。北约是打赢了,但并不光彩。南联盟抵抗侵略,虽败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