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仪是谁发明的地震仪是谁制造的 答案:张衡。 我国东汉时代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 132 年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 这架地震仪的制造者是我国东汉着名天文学家,南阳郡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南)人张衡。他精通天文历算,曾两度担当执管天文的太史令。他在公元 132 年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曲地动仪,比国外类似仪器早一千多年 这架地震仪用精钢制成,圆径 8 尺,外形像个大酒樽。上头有个盖子,内部有一个中枢机械都柱。柱旁通着 8 条道,每条道上有发动机关,四周铸有 8 条龙。龙嘴里各含一个小锕球,对着东、西、南、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8 个方位。在地上,对准龙嘴蹲着 8 个铜蛤蟆,昂着头,张着嘴巴。哪个方向假如发生了地震,仪器上对着这个方向的龙嘴就会张开,嘴里的铜球就落到蛤蟆嘴里发出洪亮的声音,报告震源的方向。这是因为,在平常,地震仪平稳地放着,都柱也垂直直立在仪器的中央。但因为都柱上粗下细,重心高,支面小,像个倒立的不倒翁,这样就极简单受震惊而倾倒。譬如东方发生地震,东面的地壳自然发生波动,震波影响都柱,都柱自然倒向震惊方向。沉重的都柱向东倒下后,于是推动了东方的横杆,横杆推开包含铜球的东面的龙嘴,于是龙嘴吐出了铜球。 有一次,位于仪器西方的龙嘴里的铜球当啷一声落到了蛤蟆嘴里。但洛阳并没有地震的征兆和感觉,有些人便谈论纷纷,乘机讥笑说,张衡制造的地震仪并不科学。没想到过了几天,从西北来人飞报消息,说是距洛阳一千多里的兰州、临洗、陇西一带的陇西郡,发生了地震,大家这才信服了地震仪,赞美它果真如此灵敏精确 ,从今,铜龙报警这个故事便在朝野上下和宽阔群众中广泛流传开来。 张衡为人正直、治学严谨。是我国科学文化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他还讨论制造成观测风向的候风仪,并曾制造出一种能飞的木雕等精致机械,对天文、地理、数学、哲学都很有讨论。他经过长期观看计算出,人们在一个地方看到的星座,共有两千五百多颗,这和现今日文学家的统计基本全都。他绘制的一幅地形图曾流传了好几百年。他还是东汉出名的文学家,着有《两京赋》。他又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历史还原 东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从公元 96-125 年的 30 年中,就曾发生了 23 次比较剧烈的地震,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 132 年,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制造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张衡将候风地动仪安置在都城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