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一)乡下人家(片段)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支枝)竹,绿的叶,青的(杆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1.用“\”画掉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拟人句,由这句话我想到了一个成语。3.这段话是按照的顺序写的,突出了乡村春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参考答案:1.支杆萌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雨后春笋。3.房前、屋后生机勃勃乡村生活(二)乡下人家(片段)“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1.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它们”指的是。句子里里还有一对反义词是()——()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探”字,写出了嫩笋的特点。参考答案:1.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朴素华丽22.拟人长势很迅速,生机勃勃(三)天窗茅盾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于是乡下人在屋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像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像锐利起来。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惟一的慰藉!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像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像中展开。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凭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1.试给全文分三层,并概括层意。32.天窗有什么作用?3.天窗象征什么?4.如何理解“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这一句的含义?5.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是指什么?6.为什么想象的内容会比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广阔、复杂、实在呢?7.想一想:“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乐趣?参考答案:1.一层(1-3)天窗的作用和来由。二层(4-7)天窗是惟一的慰藉。三层(8-9)赞叹神奇的天窗。2.晴天光线和空气可以进来,雨天或冬天时可挡风雨。3.象征儿童通往想像世界的窗口。4.幽默地表现了作者对大人们拘束儿童生活通达的情怀,也表达了作者对“天窗”这一神奇事物的向往。5.从天窗中想象出的事物,天窗中是没有的,是虚的。“有”和“实”是指想象出的事物。孩子们想象出来的事物,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是他们的自由联想。因此说孩子们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46.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自由联想,自由组合,所以就比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广阔、复杂、实在了。7.孩子们在雨里仰脸看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