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规划一、 重点概念1、农村指以农业生产为主,由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组成,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实体,是社会的基层部分。主要是县以下的乡(镇)、村两个层次。2、城镇指人口比较集中、工商业比较发达、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区域,包括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设镇建制的镇。 3、中心村是村民委员会的所在地,是农村中从事农业、家庭副业的工业生产活动的较大居民点。4、农村发展战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农业发展的总体构想、道路选择和目标设定,即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农村的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发展的总目标和总任务。5、 农村经济结构指农村各个经济部门、各个地区、各种经济成分、各种经济组织之间以及农村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6、 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7、村镇总体规划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乡镇政府的管辖范围)内,以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乡(镇)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为条件,对区域内的集镇、村庄和主要建设项目进行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安排。8、村镇建设规划是指在村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一个村庄或集镇内部的 各项建设及其用地进行合理布局的具体安排。也可以称为村镇居民点内部规划。9、 区域环境规划人们为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的开发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做的合理安排。10、农村发展规划指各地区根据其当前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状况和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而制定的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一种计划形式。11、旅游规划是针对一定区域的实际而制定的未来旅游发展优化方案和实施要求。12、旅游地域系统指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要素综合体——目的地、客源地、中间环节各要素及围绕着旅游者行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13、农村产业结构指一定时期的区域内农村各项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构成状况和相互关系,是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形态影响的产物。 14、环境容量指环境容纳污染物的能力阈限,通常以区域环境目标值为衡量标准。该值是国家按环境功能区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1515、、村镇性质指村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组织生产、生活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处的地位和作用。16、农村发展规划指标是指反映农村社会现象(现在或将来)的数量、质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特性的项目。17、村镇经济联系半径是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