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类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朱金鸿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竞争对手难于模仿的、异质性的和有价值的能力,企业文化恰恰可以满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这些基本特征。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基础,这些基本上成为各企业的共识,对于企业文化的关注与研究是现代商业竞争和发展的必然。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也风生水起、方欣未艾。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研究大师 Schein 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1。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存在的,而且无所不在, 存在于无形之中,却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员工的灵魂,对员工的行为起约束作用,是企业的无形统治者。企业文化建设(或称塑造)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头戏。企业文化测量和诊断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究竟应如何看见企业(或企业)那些看不见的文化?客观地分析与全面地诊断一个企业的文化,并非唾手可得,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处在一种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成员,总是以这种文化决定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与观察方式思考问题。 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会影响企业成员客观地分析和公正地评价本企业的文化现状。同时,文化的内隐性,更增添了人们分析诊断和评价企业文化的困难。鉴于企业文化是一种庞杂而抽象的概念,为了研究或测量的需要,常将企业文化予以分类,以使企业文化的抽象程度降低。同时,通过企业文化类型的测量,达到进一步研究之目的。关于企业文化分类,Schein(1985) 曾说:“多位研究者对文化本身的定义并没有太多的改变,但因分类方式的不同,使的企业文化被分割成许多不同的类型”;也有学者喜欢通过对文化的分类,以求能以整体的观点来观察企业的现象,而非仅探讨企业文化的个别概念。对于企业文化类型,国内外专家很多研究成果,简单概述如下。1 Schein 《组织文化与领导》 (“Organizational Cultureand Leadership”)一、库克与赖佛提(Cooke and Lafferty)的分类库克和赖佛特把企业文化划分为 12 类,分别说明如下: (1)人文关怀的文化(humanistic-helpful culture): 鼓励企业成员积极参与企业事务,并相当重视团体中的个人。企业希望成员间能有开放的、支持的、建设的互动。(2)高度归属的文化(sffiliative culture): 企业成员对其所属工作团体能有相当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