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实施原则: 1、组织原则:每年级每学科(语文、数学)成立备课组,每备课组设立一名组长,具体负责备课组的课务分工、教案审查、整理等工作,并督促本组老师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规定任务。 2、管理原则:学校将对备课组的管理纳入行政管理之中,并将此作为老师教学常规考核的重点。管理模式为: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老师。 3、合作原则:新课程改革在提倡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老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两种思想。”集体备课作为老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老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教学中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避开老师个体讨论势单力薄的情况,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集体教案的形成必须经过集体讨论、沟通产生,全体老师要积极参加,杜绝出现分头备课现象。备课组长要严格把关,杜绝采纳“承包式”的做法,避开出现各任课老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使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老师备课“教案之和”。 4、继承和发扬原则。我们要避开纯粹的“拿来主义”,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和现有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舍取、有选择的吸收和利用,形成自己的特色。 5、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主教案是集体智慧的成果,操作性强,但由于每位老师所面对的个体不同,必须因材施教,要有针对性的个性教案,在课堂上做到二者有机结合,避开出现“模式教育”。 二、“集体备课”的程序 (一)定时间:每周三下午。 (二)定地点:见教导处安排。 (三)定内容: 1、讨论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仔细钻研教材,领悟教材意图。 备课时,要尽可能地多编写、阅读资料。可以上网查找各种备课资料,取长补短,将新的教学理念结合班级、学生、老师(本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情况进行资料的整合、取舍,实现最优化。教案要体现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