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其诊治与干预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刘德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起止年限: 2011.1 至 2015.8依托部门: 卫生部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本项目旨在从我国 AS 人群特有的遗传背景及分析致病的内外环境危险因素为切入点,结合系统生物医学观念和手段,针对在 AS 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的内外环境中有利和不利因素,阐述 AS 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揭示血管重塑和 AS斑块不稳定的机理,结合临床研究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 AS 及其并发症的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策略及防治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积极推进临床转化。五年预期目标:阐明能量限制和特殊饮食,脂质代谢紊乱和含硫氨基酸家族等因素影响 AS发病的细胞分子机制;初步阐明血管重塑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分子机制。寻找出 1-2 个可用于 AS 新的早期预警分子,并建立其检测方法和预警指标确定 3-5 种新的抗 AS 靶点分子,明确其功能及临床意义。培养博士生 80 名,硕士生 60 名。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产生杰出青年与长江学者,建设一支优秀的转化医学研究人才梯队。申请一批发明专利,促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本项目实施中取得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将在国际刊物上发表 影响因子(IF)>5.0 有代表性学术论文 60 篇,其中 IF>10 的论文 15 篇,顶级杂志论文2-5 篇。三、研究方案本课题项目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展中国人群 AS 疾病分子遗传基础;第二部分紧密联系内外环境因素中限制能量饮食和特殊饮食,研究有利和不利因素和机体相互作用在 AS 发病中的机制;第三部分阐明脂代谢紊乱,尤其是 TG和 HDL 代谢紊乱导致 AS 的分子机制;第四部分阐述含硫氨基酸家族特别是 Hcy与 H2S 在 AS 发生和发展中炎症和免疫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第五部分针对血管重塑是 AS 管腔狭窄的关键因素,研究影响血管重塑的因素和作用的分子机制;第六部分针对 AS 斑块不稳定及早期防治,研究斑块从不稳定向稳定的方向转变的分子机制和干预策略。这六个部分结合系统生物医学观念和手段,从临床提出科学问题,围绕着 AS 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分子调控机制和早期干预这个科学核心进行研究,寻找 AS 早期预警分子,并建立其检测方法和预警指标,确定抗 AS新靶点分子,探讨防治 AS 的有效方法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途径。 第一部分 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遗传分子基础学术思路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