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信:浅析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 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 我国国有投资公司在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当一批投资公司已发展成为较强的经济实体,在电力、交通等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然而,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前景并不是一片光明。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国有投资公司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国有投资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这都使国有投资公司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国有投资公司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挑战。国有投资公司应该如何调整以适应、利用这种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的目的是,针对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目前面临的共性问题,系统地提出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框架,以促进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的持续性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一、国有投资公司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自产生以来,国有投资公司机构数量和资金规模有了比较大的扩展,投资公司的类型和组织形式也从开始时单一的国有投资公司向多元化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一)定位不明确从职能定位上看,国有投资公司一般应定位于企业层面,其本质规定是作为政府投资主体,通过投资和持股两种方式为国有工商企业提供权益资本。依据是否具有直接盈利性,国有投资公司可划分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和国有政策性投资公司两种类型。但我国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根据其职责任务类型的不同,有的执行的是行政性职能,有的执行的是事业性职能,只有一部分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性质,但真正按企业化运作的国有投资公司却比较少;在经营业务范围上,有些国有投资公司商业性投资与政策性投资不分;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结构中,有些国有投资公司既充当行业主管部门又行使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主体的职能。职能定位的不明确,造成许多国有投资公司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越位、错位或缺位,从而限制了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二)资产质量不高国有投资公司长期受政府部门直接领导,要成为产权明晰、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还需要假以时日。虽然近两年新成立的国有投资公司实行了规范的公司制,各专业委员会下属投资公司大部分已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原有的国有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