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高一社会实践报告 母亲很希望出门去做生意,看着叔叔、阿姨们的景况,觉得总比在家里做手工强,但苦于不懂算术。恰逢新婚的姐姐住在汕头杏花街附近。于是,我放下行李的隔天早上就跟母亲把大包小包的柿饼、青橄榄等搬上了汕头班车。一个多钟的车程,让母亲平日里不得空闲的双手安宁静静地躺在我眼前,给了我一次细细端详的机会双手比脸庞更残忍地出卖了他们的主人,他们让人赤裸裸地读透了他/她的生活。母亲的双手像把直逼胸口的利刃,比鬓角的根根白发更刺痛我的心。从学校回到家的下午,最先看见的是蹲坐在门口收拾柴火的母亲。淘气的树枝偏生出许多枝杈,但母亲动作麻利。不知道是即使使猛力,枝杈也不伤人,还是母亲的双手不怕痛苦。可是,心理学老师说过,人唯一不能适应的知觉就是痛觉。他们后来告诉了我,不是枝杈不伤人,因为一道道伤痕还很固执地存在。到姐姐家了。母亲问过她的身体状况后,便包装柿饼,然后,让姐姐带她上杏花街去。难道做生意就让母亲那么着迷,那么迫不及待?正当下午两点左右,街上行人少,沉沉的担子一直压在母亲的肩上。因为姐姐说,大部分地方都有固定的摊位,不能占他们的地儿。母亲就不肯休息地往前。终于,碰到了一位摆地摊卖衬衫的阿姨,她很热心,姐姐跟她买过两件,之后见着姐姐买菜路过都会主动打招呼。知道了是母亲要学做生意,就立即招呼着摆在她旁边就好,就不用辛苦找位置也不要交租了。算是出门遇贵人吧,真担心母亲得天天挑着一大担子东西东奔西走地叫卖。放下担子,帮着母亲把东西摆开。可是,等了老半天,才有一位大婶停下来瞧了瞧。母亲赶紧说道:大姐,看一下,这柿饼是自己做的,很好吃的!见她还犹豫,我心急了,忙说:要不,您先尝尝,觉得好吃再买!终于,有了第一个客人。渐渐到了晚饭时间,上街的人多了,一个下午下来也总的收入了六十几块。这让母亲和我首先尝到了甜头。但,毕竟万事开头难我们是新到的,而一条街下来更是不少于七家是跟我们做的同样生意的。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早出晚归,中午也没有休息,吹着寒风,但每天的收入怎么也超不过一百块。傍晚,看着母亲挑着还是沉沉的担子走出街、过天桥、上楼梯、回家,明明辛苦却不让我提一些,说不累。我每每都在身后默默留泪。这沉重的背影,收服了我所有的害羞、高傲、懒惰和无知。母亲用的是我为此准备的袖珍秤。每逢有人质疑它的准确度的时候,母亲总会指着我说:这是我女儿从广州买回来的,很准的!此时此刻,我心里不再有它,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