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进生转化案例小学后进生转化案例 小学后进生转化案例:打开孩子的心灵 浙江省乐清市石 帆一小 卓琳 在学习中要使后进生不拖拉作业,必须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根据其个性心理特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罗波,男,小学四年级学生。他有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非常可爱。可是,他又是个很特别的学生:来自江西,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我校学习。课上,他老低着头,手中还不停地拨弄着笔和橡皮。老师提醒暗示,他也只能认真一会儿。写作文时,他趴在桌子上,一节课下来,只写了个作文题目。下课时,他一溜烟跑到操场上,东跑西窜,满头大汗。放学后,总是趁家长没下班的空档时间溜进游戏机房和网吧。无论是没完成作业还是与同学闹矛盾,他总是一个劲地给自己找理由,很多时候让老师感到无奈,他父母也摇头叹息。本例个案对象的外在表现为学业不良,有行为问题,受情绪困扰,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与父母关系紧张。 罗波出生后,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他跟着奶奶生活。()由于奶奶对他溺爱多于管教,养成了他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倔强性情。 上学后,他随父母来到乐清学习,但他总认为,父母不关怀自己,凡事都很偏激。在学校,本地孩子的成绩比他优秀,使他觉得很自卑,于是他常常借故欺负同学。他最大的爱好是上网和打电子游戏。 经过家访、谈话等多方面调查,了解到罗波主要有两种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得到别人的欣赏; 具体表现: (1)孤立。由于长时间不与父母在一起住,在家里与父母缺乏沟通,他感到父母更喜爱妹妹,没人关怀自己,总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2)拖拉。因为学习习惯差,作业错误率高,学习成绩不理想,使他情绪比较低落,所以讨厌学习生活,常常拖拉作业。 (3)自卑心理和虚荣心较强。一方面,他要改变现状,想要证明自己不比同学差,有时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另一方面,常常表现出逆反心理和躲避行为。他特别害怕同学拿他的学习成绩作比较。 经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特别的成长经历,不当的家庭教育,学习的压力使罗波心理严重失衡,产生了忧郁、拖拉、自暴自弃、逆反、自卑、虚荣、偏激等心理偏差。 辅导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本着信任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信任每个孩子是可以进展变化的。根据罗波的情况,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的辅导。 对其本人通过面谈沟通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