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好的学习方法,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一个错题本,一个好题本,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先复习后做作业。 做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法律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法律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育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法律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 30 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 100 天就可以形成习惯。 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根据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 45 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 10 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 ——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 1 到 2 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 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 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讨论懂。——建立听课笔记本。 四、复习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