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一、核心知识速记………………………………………………………1梦想/1学会学习/1认识自己/1友谊/2师生交往/2孝亲敬长/2珍视生命/3战胜挫折/3生命的意义/3七年级(下册)....................................................................................4独立思考、批判精神/4行己有耻、止于至善/4情绪、情感/5在集体中成长/5法律的特征与作用/5特殊保护/6八年级(上册)....................................................................................6亲社会行为/6合理利用网络/6社会规则与秩序/7文明有礼/7诚实守信/7违法与犯罪/7承担责任/8关爱他人、服务社会/8国家利益/8国家安全/9劳动/9八年级(下册).................................................................................................9坚持宪法至上/9理解权利义务/10政治制度/11基本经济制度/11自由平等、公平正义/11九年级(上册)..................................................................................12改革开放/12共同富裕/12创新驱动发展/13社会主义民主/14全面依法治国/14中华文化/15传统美德/15民族精神/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16民族团结/17祖国统一/18中国梦/18九年级(下册)..................................................................................19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担当/19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20二、易混易错归类(一)核心知识归类........................................................................21根本类/21基本、基础、基石类/21核心类/22国情、制度、方针、方略类/23原则类/24本质、实质、性质类/24特征、特点类/25目的、目标类/25“最”类/26数字类/26关系类/27(二)关系图示类............................................................................28一、核心知识速记1.梦想的重要性七年级(上册)梦想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①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②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了梦想,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③梦想能够帮助我们明确人生目标,找到前进的方向。2.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坚持、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学习1.学习的意义学习点亮生命。①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使生活更充实;②学习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为幸福生活奠基。2.如何学会学习?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认识自己1.认识自己的途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2.我们怎样做更好的自己?①扬长避短;②主动改正缺点;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1友谊1.朋友的重要作用(友谊的力量)①朋友影响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④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2.友谊的特质(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3.呵护友谊的方法:①用心去关怀对方;②学会尊重对方;③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师生交往1.教师的作用: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2.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学会正确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孝亲敬长1.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2.我们应如何孝亲敬长?(1)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2)孝亲敬长要做到尊敬、聆听、感恩。21.怎样敬畏生命?珍视生命(1)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2)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3)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2.如何守护生命?(1)爱护身体。①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③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