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学习习惯调查报告小学英语学习习惯调查报告 1 一、调查原因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知识经济的崛起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加紧迫的任务。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学习习惯导致低效率的学习,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我校是农村小学,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育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英语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教学领域的进展同其他科学领域的进展一样,是永无止境的,通过研讨,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更好地知道英语教学的实践,推动英语教学的不断进展。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1、具体内容 (1)课堂学习习惯 ① 是否注意力集中② 能否积极发言③ 能否主动思考④ 能否遵守纪律 (2)课前预习习惯 ① 是否提前听新课部分的录音② 是否阅读课文③ 是否查找新单词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课后复习习惯 ① 是否仔细、独立完成作业② 是否检查作业③ 是否分析错题原因、及时订正 (4)其他 ① 是否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英语② 学习课文后,是否理解内涵并付诸实际行动 2、调查的方法 (1)随机抽取茹各庄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五十名 (2)问卷调查法和行为观察法 三。调查结果 1、注意力易分散 小学生正处于多变时期,他们好玩、好动,好奇心强。老师虽然采纳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教学原则没有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上新课时,老师设置了角色扮演的环节,请同学们到黑板前面来表演,但轮到一位小姑娘的时候,她不同意上来,老师认为她是紧张、害羞,便鼓舞她,其他同学也一起鼓舞,有的同学甚至去拉,没想到小姑娘反而哭了。这就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没做好“备学生”:原本大家都沉醉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这一事件使得课堂秩序一下变乱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从课堂学习转移到这位小姑娘身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不明显 从“机械地学”向“主动地学”过渡较迟,有些学生上课也仔细听课,但仅仅停留在“听”的被动学习阶段,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使得有些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 3、克服困难的意识不强 很多学生经过老师多种教学方法的激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