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届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2011届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17
2011届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17
2011届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17
专题 1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重点梳理 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及阶段特征。一、第一阶段(1949~1956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底):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① 在农村,土地改革 ② 在城市,没收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组建和发展了国营经济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过渡时期(1953—1956):1956 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1957 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①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 ② 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二、第二阶段(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十年经济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既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① 成功探索:中共“八大”对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② 严重失误:1958,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文革十年(1966~1976):“左”倾错误发展到高潮,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民主法制遭到践踏。三、第三阶段(1978 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2010 考试说明】(1)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考点解析】专心 爱心 用心1一、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了解)1、制订时间:1953 年2、内容: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3),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届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