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高考文综地理得失及 2011 年备考策略高考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我们经过沉淀和反思,逐步理清了 2010 年高考的得与失,也对今年的复习安排有了初步的构想,现根据教研室要求,对 2010年的高考情况、得失之处作一总结,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一、2010 年高考试题分析 2010 年高考地理试题总体上延续了近几年的基本风格,试题具有“稳、变、新”的特点,无偏题怪题,无“超纲”内容。试题结构较好,世界与中国,自然与人文,难与易,分值分配较合理。 1、重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今年的试题结合实际地区考查了国土整治,考查了地球运动、等值线及其相关知识,新型商业的有关内容,河流问题气候问题,农业有关问题等。这些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考点均围绕地理学科的主脉和核心展开。如 36 题:以地中海沿岸地区为背景,考察了地形、气候、农业的相关知识。39 题考察了自然地理中与河流相关的问题,这些内容永远是地理的主题。 2、试题设计以图为背景,注重能力考查。试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地理图和文字材料等信息载体,重点考查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正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突出特色。11 个选择题中 8 个有图表,36、39 题也是图文结合。学生可以从图文中获取一些有用信息,但要想把题做好,还必须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综合解答才能答好,特别是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这也正体现出了高考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的目的。 3、以区域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地理试题以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选择题自然和人文并重,综合题以自然为主、兼顾人文。在题目设计上,试题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特点,减少了纯知识性和记忆性的题目,更多是采用了以考查能力立意命题。如第 36 题,要求考生从区域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分析表达地理事象的原因、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描述与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36 题设问少(3 问),赋分高,难度不大,考生易下手。 总之,2010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强调考查考生地理思维的严谨性,结合图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区分度较大,体现了高考选拔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得与失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力量群策群力,针对我校学生素质的实际,就制定了“摸清学生底数,面对现实,使学生能力水平得到最大发挥”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