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典型实验总结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 5 等份。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2.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 1/5 体积。3.实验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5。4.注意事项:①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②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止水夹夹紧;④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⑤要冷却完全。 二、高锰酸钾制氧1.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2.实验现象: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3.实验结论:利用高锰酸钾可以制氧。4.注意事项:①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 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 铁夹夹在离管口约 1/3 处④ 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 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 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 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⑧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三、电解水1.操作步骤:在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倒立两支盛满水的试管,接通直流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切断装置的电源,在水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把试管取出,直立后松开拇指,立即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进行观察。2.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了气泡,通电一段时间以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 1:2。伸入正极试管里的带火星木条燃烧,负极试管里的气体/燃烧并出现淡蓝色火焰。3.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4.注意事项:①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②在实验进程刚开始时,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与 1:2 不符,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会溶解一小部分;氢气难溶,反应速率较慢,所以氢气较少。四、木炭还原氧化铜1.操作步骤: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2.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石灰水变浑浊。3.实验结论:碳具有还原性。4.注意事项:①反应完后先将盛有石灰水的试管移走,防止液体倒吸进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