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学法导航】一.解答易错点1. 文字表达不到位,如鉴别或检验时,少“取少量样品”等;2. 试剂的滴加顺序不对;3. 除杂试剂一般都过量,易忽视过量试剂的除杂。4.忽视题目要求;检验、鉴别的习题题型较多,有的限试剂(范围或种类),有的限方法(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或操作方法),有的限步骤,解题时要注意看清题目的要求。二.答题技巧1.物质检验包括鉴定、鉴别和推断,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物质检验的实验步骤:(1)取少量试样放入容器(通常用试管),如试样是固体的通常要先配制成溶液。(2)根据要求在试样中加入已知成分和性质的试剂,并根据所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实验时,要注意排除杂质的干扰)。2.物质鉴别题在答题时要掌握以下要领:①选取试剂最佳。选取的试剂对试剂组中的各物质反应现象要不同,使之一目了然。②不许原瓶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原瓶操作,试剂污染,“别”而无用。要有“各取少许”字样。③不许“指名道胜”。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叙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物质加入某某试剂”的字样。一般简答顺序为:各取少许→溶解→加入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典例精析】1.(2009 天津卷 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等的是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 某无色溶液中加 Ba(NO2)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D. 在含 FeCl2杂质的 FeCl3溶液中通足量 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 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 FeCl3溶液【解析】A 项乙醇因为与水互溶,不能作为水体系的萃取剂,C 选项涉及的是检验,方法是先加稀盐酸,再加 Ba(NO2)2 溶液。D 选项加热会使得 FeCl3 溶液发生水解,有Fe(OH)3而变浑浊。对于 C 选项是一个常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一般用于检验碱性气体的存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一般用于检验酸性气体的存在。【答案】B【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都是基本的实验问题,主要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和物质的检验。难度不大,较为基础。2. (09 江苏卷 9)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向碘水中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