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作文素材:千秋太史公 韩城这个黄土高原的小城,人杰地灵。孕育出一位千古奇人司马迁,也使小城风流了千秋。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空千古,下垂百代,不能说不是这片高原厚土血脉之凝聚,日月星辰之精华。 司马迁陵就修建在韩城北面的一座山上。山并不高峻,拔地而起,面临坦荡的田畴,滔滔黄河,就显得格外突兀挺拔。黄河浪涛不息,伴随着一个伟大的孤独的灵魂,无言地叙述着两千多年风雨沧桑的历史。 从山脚到山巅有九十九道台阶,台阶的石头凸凸,斑斑驳驳,似乎向人们讲述着墓主人坎坷蹇涩的生命经历。风雨沧桑,天地玄黄,两千多个春秋,怎能不留下悲壮苍老的皱褶呢? 九十九道台阶铸就了“高山仰止”的辉煌; 九十九道台阶铸就了“景行行止”的壮丽; 九十九道台阶铺就的全是苦难,每一道台阶垒砌的都是艰辛。 “把石块砌在一起,创造的是静默”。诗人如是说。 一层层巍峨,一层层静默。 游人不多,山是静寂的,只有风吹林木,传来萧萧的松涛声。我想修建陵墓的设计师是很有头脑的,九十九,这是中国数字文化至高至尊的数字,再加一个数字就是“天”,那么对这位与天地同行,与日月同辉的千古英灵是当之无愧的了。 登上最后一级台阶,迎面便是太史公祠,并不显赫,也并不奢华,油漆已剥落,斑斑驳驳,碑碣的文字已漫漶。但那匾额和楹联依稀辨出:“文史祖宗”高悬在上,两边楹联“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奋著成信史照尘寰”;另一副楹联是曾执鞭共和国文坛郭氏沫若的手迹:“龙门有奇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古,文章旷代雄;怪才赝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民父,千秋太史公。”笔迹雄健,题联也气魄,句句道出司马迁伟岸的人格,傲骨嶙嶙的风操。 太史祠里有一尊司马迁泥塑,面颊清癯,目光冷峻,凝眉聚神,手握竹笔,仿佛正在续写写不完的篇章,令人惊异的是,太史公受到宫刑,为何还长髯飘拂?我想,这是雕塑家踌躇再三而有意添加的,以此表示对司马迁的敬慕、尊崇、爱戴,堂堂天地一男子能没美髯一缕?把历史强泼他身上的污水,重新洗涮殆净;把冤狱污辱雪清,还圣贤真面目,不是后人的期望么? 太史祠后面就是司马迁墓。墓是圆形,用砖石垒砌。怪哉是墓冢上长出五棵苍松,傲骨铮铮,直迫苍穹,黛绿的叶子,幽光闪烁,一派浩气、傲气、雄气。 司马迁是西汉王朝前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司马谈学富五车,史坛泰斗,在朝中专管天文、历法和历史文献。他在职时,勤勉不怠,收集大量文史资料,准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