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一、选择题1.基因突变按其发生的细胞类型,可分为体细胞突变(a)和生殖细胞突变(b)两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a 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不会传递给后代 ② b 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容易传递给后代 ③ a 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植物体内的该变异比动物体容易传递给后代 ④ a 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b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都容易传递给后代(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答案】 C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C.基因突变发生后,生物的表现型可能不改变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解析】 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遗传物质,所以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虽然基因突变的频率比较低,但是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个细胞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都会出现大量的突变,由于一个氨基酸可能对应多个密码子,所以基因突变并不一定改变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因此,生物性状并不一定改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可以改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是不能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答案】 B3 . 用 人 工 诱 变 方 法 使 黄 色 短 杆 菌 的 质 粒 中 脱 氧 核 苷 酸 序 列 发 生 如 下 变 化 :CCGCTAACG→CCGCGAACG,那么黄色短杆菌将发生的变化和结果是( )(可能相关的密码子为:脯氨酸—CCG、CCA;甘氨酸—GGC、GGU;天冬氨酸—GAU、GAC;丙氨酸—GCA、GCU、GCC、GCG;半胱氨酸—UGU、UGC)A.基因突变,性状改变 B.基因突变,性状没有改变C.基因和性状均没有改变 D.基因没变,性状改变【解析】 对照比较 CCGCTAACG→CCGCGAACG,发现 CTA→CGA,即基因中 T 突变为 G,密码子由 GAU 变为 GCU,编码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丙氨酸。【答案】 A4.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以产生新的基因( )A.叶肉 B.根分生区C.茎尖 D.花药【解析】 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由于叶肉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所以难以产生新的基因。【答案】 A5.用一定剂量的 α 射线处理棉花,一段时间后,发现棉花不能再吸收 K+了,其他离子却能正常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A.α 射线杀死了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