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考点导读】复习本课要掌握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中国的振兴以等史实,结合史实分析促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1、欧共体的形成和扩大(1)背景:二战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二战后,西欧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2)过程:1951 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 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3)影响: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2、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1)发展的原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美国扶植;朝鲜战争的刺激;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如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等。(2)发展的表现:1970 年日本经济重新崛起,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发展的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美苏实行“冷战”,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2)标志: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3)内容: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反对美苏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的振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5、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的因素根本原因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长。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典型例析】例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 年,美国改 行 扶 植 日 本 的 政 策 , 力 图 将 日 本 建 成 冷 战 的 前 哨 阵 地 。 这 一 政 策 转 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