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 1 讲 从 “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高考目标定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维新思想① 地主阶级抵抗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表现②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及实践③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实践作用⑤近代仁人志士不断提出维新思想对我们打破思想牢笼、与时俱进的启发【基础知识梳理】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晚清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3)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代表人物及阶级: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3.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4.评价:(1)对当时的知识界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起了重要作用。(2)但他们的思想主张并没有真正实施。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1)内忧: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2)外患: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沙俄侵占中国北方 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2.代表人物及阶级: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地主阶级洋务派。3.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4.评价:(1)客观上促使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2)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迷梦彻底破灭,说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行不通。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自 19 世纪 60 年代起,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发展。(2)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出现早期维新思想。(3)到 19 世纪 90 年代初,随着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维新思想也有了进一步发展。2.代表人物及阶级: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资产阶级。3.主张:(1)政治上: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2)文化上: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3)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4.评价:(1)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改革教育,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觉醒。(2)客观上为后来的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创造了有利条件。【要点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