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整合】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巴黎公社革命之间的关系(1)1870 年,法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结果法军惨败。第二帝国 垮台,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国防政府。但是新政府继续执行出卖民族利益和反对无产阶级的政策。同德国草签了割地赔款的条约,并于 1871 年 3 月 18 日凌晨,梯也尔政府派兵偷袭蒙马特尔高地的停炮场,企图解除工人武装。巴黎工人在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击溃了政府军,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巴黎市政府。梯也尔政府逃往凡尔赛。巴黎公社革命取得了胜利。(2) 巴黎公社革命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是法国无产阶级 1871 年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但是,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的产物,是在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临时政府坚持投降政策的特殊情况下的偶发事件,不具有必然性。因而马克思主义当时并没有成为巴黎公社革命的指导思想。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及胜利的原因(1)特点:①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②十月革命走的是一条城市带动乡村的革命道路。这是与俄国的国情相适应的。因为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集中程度高,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所以在大城市中无产阶级组织性、纪律性强,力量相对强大,这就为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③俄国革命中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非常迅速,这也是由俄国特殊国情决定的。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能把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无产阶级相对强大,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继续前进,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④它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2)胜利原因:客观原因: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②一战一方面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了战争,也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③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力量薄弱。主观原因:①革命得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