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必修 4)【高考目标定位】考点点击热点提醒1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4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 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认识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建和反腐倡廉的论述2 结合个人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成功与挫折、网络发展的利弊来理解一分为二的观点3 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内涵及关系4 通过一些经典名言、成语、俗语,理解矛盾的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方法论要求【基础知识梳理】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3.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统一的: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②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③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4、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2)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5、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① 含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