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必修 4)【高考目标定位】考点点击热点提醒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5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6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7 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8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 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及社会意识的反作用2 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 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4 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弱势群体(下岗职工、农民工);理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因 【基础知识梳理】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二者的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2)二者的关系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 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提示](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性质是不同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并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2、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他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