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单元强化训练(选修 5)【选修 5 高考真题】1、 (2010·浙江卷自选模块)8.“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模块 (10 分)陶女士前不久发现自己的手机增加了每月 17 元的移动梦网费,可是她从来没有订过此项业务。陶女士到Y 公司营业厅查询后才想起,半年前她的手机收到过一条短信息,说其正在享受 Y 公司提供的每日娱乐新闻等短信预订服务,当时陶女士没有在意,随手将该信息删除了。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知陶女士,此类服务采用的是默认认定制式,不回复即表示同意订阅。陶女士认为这是强迫消费行为,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要求该公司返还被扣除的移动梦网费,但遭到了 Y 公司的拒绝。在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陶女士一纸诉状将 Y 公司告上了法庭。(1)Y 公司的行为侵害了陶女士的什么权利?(4 分)(2)诉讼是本案当事人可以选择的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 分)【答案】(1)Y 公司的行为侵害了陶女士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2)不是。理由:本案中,陶女士与 Y 公司之间的纠纷时一种民事财产权益纠纷。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调节方式解决纠纷;如果双方当事人有自愿达成的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2、 (2009·浙江卷自选模块)"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模块(10 分) 张某、胡某、马某三人原系好友。有一天,三人逛街,胡某在商店看到心仪已久的手机,因所带现金不够,便向张某借了现金 1500 元,购买了手机。几个月后,胡某记忆模糊,将钱还给了马某。当时马某正缺钱用,误以为胡某知道此事而送钱给自己,故后张某要求胡某还钱,胡某才发觉当初还错了人,遂向马某要求归还。马某以钱由拒绝归还。 (1)胡某与张某、胡某与马某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请简要说明理由。 (2)本案在实体法上应当如何处理?(4 分) 【答案】 (1)胡某与张某之间存在(白头的)借款合同关系。理由:胡张两人作为平等主体,在自愿基础上就借款达成共识(或双方经平等协商就借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因而成立债券债务关系(或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胡某与马某之间存在赠与合同关系。理由:虽然客观上胡付钱给了马。但在主观上胡氏基于还款的意思,马则基于接受赠与的意思,双方意思表示不一致,不成立合同关系。 (2)张某有权要求胡某继续履行合同偿还借款,胡某应当履行还款义务。胡某有权要求马某返还其误还得款项,马某有义务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