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一、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球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目标展示——真题引入——知识梳理——考点复习——当堂巩固”等环节,实现各层次的复习目标,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二、复习重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含图形转换)。三、课时分配:3 课时四、复习过程真题引入学习任务一:真题引入,明确复习目标,把握命题的方向与特点【学生活动】做练习,回忆知识,感受考试。【教师活动】简单评析,分析考情。【配套练习】 (2010 北京学业水平)1.读图 9“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图中的.AB、CD、EF 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 ,表 示晨昏线的是 。(2)图示日期是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 律是 。(3)该日甲、乙、丙三地中, (选择填空)。 A.甲地和丙地昼长相等 B.乙地最早见到日出 C.丙地出现极夜现象 D.三地正午人影等长(4)该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昼变 ,且昼 (长于,短于)夜。用心 爱心 专心1【方法点拨】 教师点拨,学生记录考情及应对策略,呈现复习目标。 知识梳理学习任务二:回顾已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知识,加深印象,完成知识体系中的填空。【教师活动】 检测学习效果。用心 爱心 专心2自转与公转自转方向:自 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周期:1 恒星日长 小时 分 秒,转动角度3600;1 太阳日长 小时,转动角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为 外,其它地方均为 。线速度:从 向 递减, 最大,为1670Km/h ,南北纬60° 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两极点为 。任意纬度φ 的线速度 =1670×cosφ Km/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