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高中地理学习:区时的计算方法高中地理学习:区时的计算方法一.直线法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依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削减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如已知北京(东八区)为上午10时,求东二区的区时。就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头向西数时间10、9、8、7、6、5、4,始终数到东二区,正好是4时,那么东二区的区时就是上午4时。这种通过数数的方法最好避开日界线。即将中时区放在中间,而把东西十二区分开。假如计算中的确要经过日界线,在直线上可以把东西十二区直接标成十二区,以免把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数成两个时区而消失错误。对于参与高考的同学来说,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结果特别牢靠。所以这种笨方法可以为同学挣得3~4分,甚至更多。但是这种方法有时或许会很烦而且不管用,特殊是涉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及到地方时计算时。二.公式法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状况。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状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不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第四步是假如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同学要理解并把握公式的使用状况。即依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当用哪一个公式。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只需要先假设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用+1、+2、……+12表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用-1、-2、……-12表示,中时区用“0”表示。就可以依据题意求区时,其公式是: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已知时区)×1小时+路程时间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推断,因为结果可能消失负数。假如消失负数,就要再用24小时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