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周家中学李亚丽读了《新课程中老师行为的变化》,我深深地感到老师的训练观念、训练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老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学问传授者的老师的教与同学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同学在自主观看、试验或争论时,老师并不是悠闲的,而是乐观地看,乐观地听,真实地感受同学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把握课堂中的各种状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同学学习。同时老师还应给同学心理上的支持,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纳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同学以心理上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平安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同学的思维更加活跃,热忱更加高涨。当然,老师还要留意培育同学的自律力量,留意训练同学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育合作精神。老师除了参加、促进同学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同学的学习赐予指导,应关心同学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培育同学的学习爱好;为同学供应各种便利,为同学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忠实的向同学传授课本学问的“教书匠”。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老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老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老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老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老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训练教学试验的试验室。老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讨论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力量的同时,老师更要加强培育同学的创新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人评价我国的中学校训练“两强、两弱”,即基础学问比较扎实,应试力量也比较强;创新力量和实践力量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训练教学方式,爱惜和培育同学的奇怪心、求知欲,爱护同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多年来,学校教学始终是分科进行的,不少老师便画地为牢,把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学问。新课程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讨论涉及多门学科和学问,这就要求老师改善自己的学问结构,成为综合型老师。综合课程的提出和进展缘于对分科教学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抱负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学校教学。我们不行能整个吞枣的传授、学习或探究科学学问,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加以识别是必定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训练在一个同学身上最终应当发生整合的作用。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与综合是熟悉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总之,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老师要努力去适应这一变化,把自己培育成一个博学悦教的人。有剧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爱好,常常学习新的科学学问,并擅长把自己的学习与第5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对同学的教学结合起来,擅长将新学问汲取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学问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21世纪的信息社会所需的信息化人才的培育有赖于训练的信息化。《基础训练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同学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同学的学习和进展供应丰富多彩的训练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