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会计核算的缺点与改善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纳专门方法,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准确、完整的记录、计量和报告。一个会计主体拥有良好的会计核算基础必须有两个层面的保障:一是遵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二是管理规程与会计专业水准。当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披露一次性存在较多失真,或较少失真但较长时期得不到纠正且呈漫延趋势,就可以认为,该会计主体存在会计核算基础性缺陷。笔者在此对会计核算基础性缺陷的具体表现及对企业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一、会计核算基础性缺陷的具体表现(一)受行政处罚企业中存在的会计核算基础性缺陷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体现,故以财务报告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质量要求为起点,逆向考察某会计主体是否存在会计核算基础性缺陷,是较便利的切入点。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在 2024 年、2024 年各查处 20 起违法案件,其中有 10 起直接显示会计主体违反了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原则,具体表现为不按规定进行票据结算、往来款项科目混乱、随意进行账务调整等。(二)限期整改案例中存在的会计核算基础性缺陷上述受行政处罚的案件,需要会计基础性缺陷和当事人不良动机两大因素并存才会发生。假如会计基础性缺陷客因已经存在,但不同时存在不良动机的当事人,或存在不良动机的当事人,但因尚未被随意滥用,此时中国证监会只需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如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于 2024 年 10 月 8 日至 10 月 30日对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并于 2024 年 1 月5 日下发了《关于要求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整改的通知》。该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基础性缺陷表现如表所示。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核算基础性缺陷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会计核算基础性缺陷在其他企业也普遍存在。这说明我国会计核算基础的现实状况并不乐观。二、会计核算基础性缺陷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会计制度重大交替背景下的会计年度,往往也是某些会计人员容易背离诚信、违法乱纪的会计年度。传统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舞弊性信息失真”(做假账)或“操作性会计信息失真”(因会计人员业务素养低或工作责任心不强而发生)。从目前来看,“舞弊性信息失真”更多以“选择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变形方式呈现。“操作性会计信息失真”也附加了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士在业务素养低、工作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