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就业形势情况调研报告 一、我市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一)建立就业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并把促进就业作为落实科学进展观的重大举措强力推动。为了加强我市就业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 24 个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组成的市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出台了“消除零就业家庭”等若干项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从而自上而下建立了促进就业工作的协调机制,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进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规划。建立了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进行年度考核。 (二)落实就业优惠政策。根据《就业促进法》和中央、省、市促进就业的各项决策部署,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政策仔细实施。去年以来,全市发放就业服务卡 2 万多份,发放再就业优惠证 6660 份,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760 笔、金额 3485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50%,直接扶持创业者 760 人,带动 6500 多人实现就业。累计发放扶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 2855 笔、金额 10285.5 万元,发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 31 笔,金额 2043 万元。XX 年,全市落实主辅分离政策安置下岗人员 1620 人,减免企业所得税 544 万元;落实稳定就业政策,办理出口退税 2.38 亿元;落实鼓舞吸纳招收下岗人员中就业困难人员 431 人 ,减免增值税 4412 人次,减免税额 594.28 万元;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减免税收 262.8 万元。 (三)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建立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村民组五级服务网络平台,已建成劳动保障事务所 272 个(其中街道 18 个,乡镇154 个),劳动保障工作站 1579 个(其中社区 220 个,村 1359 个),在村民组设立信息员 43681 名。与此同时,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劳动部门主办的区域性中心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达 13 家,市、县劳动部门举办的公共培训机构 14 家,在乡镇共建立公共及民办职业介绍机构 100 多家,建立县、乡就业培训机构 60 余家,为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推动统筹城乡就业。我市坚持科学进展、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稳定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就业工作重点快速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方面转移。大力实施农民工素养就业计划。开展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