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育幼儿良好常规 一、榜样与行为练习相结合,是常规教育的好方法之一。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小班幼儿是很难起作用的。只有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行动的具体方法,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只要我们留心,可以说,榜样比比皆是。 1、同伴间的榜样,“瞧,贝贝的小手洗得多洁净” 、“看,田田把玩具放得多整齐”,如此等等,老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因此,老师应做到嘴勤,及时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 2、老师和家长的榜样。老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和家长必须首先做到。如要求幼儿有礼貌,老师首先待人诚恳,说话文雅;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老师和家长就要仔细听完幼儿的讲话,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的事情。 3、小红花粘贴的魔力。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激发幼儿在各方面的进步,我就发挥了小红花的作用。用红花鼓舞幼儿的进步,如:吃饭独立地吃,睡觉不哭,自己解便等良好的常规习惯,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小朋友为了争做好宝宝,努力仔细地遵守着各项常规。 二、儿歌的妙用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我常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在洗手的时候,我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洁净。”洗脸时念儿歌:“小毛巾,对着揪,扯平放在手里头。洗眼睛,洗嘴巴,洗洗脸,最后洗洗小鼻子,看谁洗得最洁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洗脸的任务。在吃饭前,我利用餐前的时间,给幼儿念儿歌:“白米饭,香喷喷,右手拿好小勺子,左手扶助小饭碗,大口大口吃饭饭,看谁吃得最最快。”总而言之,老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当然,他们有时也会遗忘,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反复训练,不能让他们养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习惯。 三、在游戏中学习、练习。 幼儿喜爱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开学初,我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