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考点关核 心 提 示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是近几年考查中一直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的内容,成为持续时间长、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之一。“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的考查重点是《考纲》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但近几年涉及最多的是搭配不当、成份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等三种类型,尤以“搭配不当”居首。在主观表达题中,成份残缺或赘余、重复啰嗦、表意不明仍是设题的重点。考 纲 精 研 《考试说明》规定: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属于语言的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级 E 级。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对病句进行识别和分析,在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对语病的考查,《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其中四种侧重于语法结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份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两种侧重于语意和思维,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和修改病句,既可以考查考生驾驭句子结构的能力,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文修改能力和作文表达能力。因此,“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每年的必考点,试题的材料时代性强,但命题思路没有什么变化,题型一般只有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放在Ⅰ卷中;二是主观性试题,放在Ⅱ卷中。命 题 趋 势 综合广东高考及全国其他省份高考考查的情况,对 2011 年广东高考作如下预测:1.题型较为固定。病句设题一般有两种命题方式:一种是辨析病句单项选择题,放在第Ⅰ卷;一种是综合修改题,放在第Ⅱ卷“语言运用”中以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从选择题来看,四选一的选择题仍是主流题型,考虑到对六种病句类型的考查面,题干设计倾向于选“没有语病的一项”;从主观题来看,往往综合标点符号、表述得体简明等知识综合考查,如 2009 全国卷 18 题。2.考查重点明显。六种语病类型都是考查的重点,综观十年高考,搭配不当考查最多。在主观题中,表意不明做为设题重点,表达题中,题型虽有变化,但仍以成份残缺或赘余为主。3.考查目的明确。从试题来源看,高考试题中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句子;从试题的结构来看,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的方面来考查对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题中一般不同时出现两次,即选择试题的每一选项中的错误设置分别代表一种病句类型。如 2008 年山东卷考查了宾语残缺、动宾搭配不当、歧义三种不同类型,2009 年安徽卷考查了搭配不当、表意不明、成分残缺三种不同类型。4.选材时代气息浓厚。语病题语言材料贴近时代,生活气息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