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分万岁“起来!不许跪,皇帝都没了,没人值得你们跪!”姜文在衙门口,手里拿着手枪指着天放了一枪,面前是跪在地上的百姓,他们大喊着青天大老爷。姜文又开了一枪。“我也不值得你们跪!”我当时在淮海路的国泰影院里,是 2010 年 12 月 31 日的最后几个小时,我坐第一排,看这部片子笑得前仰后合。当时的我绝对不会想到,一个星期后我就做了一个梦,梦见在一片广阔的原野上,密密麻麻地跪满了大学生,他们全部带着黑眼圈,神情委顿,满脸油腻,在清晨的空气中微微发抖。他们打着哈欠。眼神里俱是疲惫,成千上万瓶速溶咖啡罐被他们扔到脑后,穿着制服的校工人手一个黑色大垃圾袋,在他们之间穿梭着,将易拉罐扔进垃圾袋里。这时一道金光从东方射来,缓慢而柔和地倾洒在人群里。照得大家的脸上都微微泛着油光。每个人都为之精神一振,然后冲着他们跪拜的方向五体投地,而接受他们跪拜的并不是皇帝,甚至压根不是人。而是一个巨大的,顶天立地的。像乐山大佛一样宏伟的数字——60。“60 分万岁,60 分万岁,60 分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都齐声呼喊着。而我就跪在第一排,我喊得特别大声,喊得前仰后合。我不得不说,自打我上了大学之后,就没有一天不在骂大学。这在我受苦的高三是无法想象的,当时的我们,每天课桌有多一半让给了练习题,有时候累了想趴着睡会儿都嫌挤,简直和它们同床共枕。上高三就是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为了考大学,考上了大学就解放了。高三如此黑暗而让人窒息,却成为了几乎每个中国人所必需的道路,就跟结婚生子一样,高考考大学是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情,每个人都该做,你不去考大学就是社会青年,社会青年就是流氓。这是多么流氓的一个逻辑,然而就是这种流氓逻辑,让我们在多年后,在高考的硝烟已经远去,在已经确定这冤家不会有一天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拉着自己去考场的时候,我们悲愤地喊出了多年来萦绕在我们心头的心声:我十八岁最好的青春,给了高考这个傻逼。现在,我二十岁,我无需等到多年以后,就算在这片硝烟里,就算这冤家还每天和我形影不离,同床共枕,我也还是要说:我二十岁最好的青春,给了大学这个傻逼!什么叫悲剧?大学学期末,那绝对是悲剧的集大成者。而剧情的冲突也不再是要不要上课,会不会点名这两个选项,而是变成了要不要复习?不复习挂科了怎么办?复习了还挂科了怎么办?针对这种纠结的心态,有一位不知名的仁兄这样总结:不挂科,我所欲也;不复习,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我了个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