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中国名景欣赏 同步测试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 1~3 题。1.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C.在高处俯瞰 D.适当距离仰观2.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欣赏旅游景观时(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C.登山渉水,求质求真D.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3.望夫石的形成原因是( )A.人工建造B.只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其为飞来石D.受到外力作用的风化和侵蚀作用4.建造岳阳楼最主要的目的是( )A.提高洞庭湖的历史文化价值B.增加新的旅游景点C.便于登高俯视洞庭湖美景D.便于游人休息和娱乐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 )① 到庐山旅游,最好在外围仰视 ②到庐山旅游,在山中观赏无多大意义 ③ 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 ④观赏位置的不同,会造成视野范围的差异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6.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欣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能够对游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B.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同,但园林建筑风格却相同C.我国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实践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D.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7.下图为黄山著名的风景“猴子观海”,读图回答问题。(1)若要观赏到图片中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对观赏者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要观赏云雾选择的季节是______,天气是______。(2)此景观中,地貌的酷似造型构成了______美,蓝天、白云、金色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了______美,流云飘烟、似浩海浪涛的云海构成了______美;风声悦耳、鸟语虫鸣构成了______美。其中______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3)若要在此附近修建一人文景观,特别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否则易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8.读下图,该图是扬州瘦西湖公园的一处著名景区“吹台”,又名“钓鱼台”。它是位于湖心的一亭,四壁皆门,三面为满月洞门,正洞呈正圆,内衔五亭桥,横卧波光,若莲花盛开,五亭桥是瘦西湖公园的标志;南洞呈椭圆,内收的湖畔白塔竖立云表,似春笋破箨。这一横一竖形成一幅构图殊异的美丽图景,景中有景,画中有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反映的构景手法是______。(2)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