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3.1.1、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重点〗 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⑵从哲学原理说明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难点〗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 理解: ①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②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能力方面: ⑴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理解“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的三条道理为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⑵对比分析能力:通过了解什么叫“正确”,什么叫“错误”,什么叫从实际出发,什么叫从主观出发,提高对比分析能力。 觉悟方面: 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重点解决办法】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全课的重点、中心,包括其含义和必要性。其含义是本节基本概念之一,是理解基本观点的基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学习本课的根本目的,本课的教育中心是"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宜以讲述为主,穿插一些提问和议论,讲述时要一层层地解释清楚,并把教材所提供的事例具体化。先讲主观、客观的含义,不必用规范的哲学语言表述,只要按课本具体解释即可;再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最后说明"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关于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的三点要求,课本层次分明,"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quot;、"是无产阶级政党证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是人们证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可通过楷体字的例子帮助理解。在教学申,无疑应以第三点的分析为重点。在讲解三点理由前,可启发学生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根据,讲完三点理由后,还应从反面说明不从实际出发的危害。【难点解决办法】 1、"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耐骋?quot;是难点。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其内涵深刻,涉及多方面道理,许多道理学生还未学。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分散难点。先说什么叫"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然后讲什么叫"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再对"主观客观具体历史的历史的统一"作出说明,指出其主要是指人的认识要符合客观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从不同的事物和变化发展的情况出发。 复习提问 (l)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设计此类问题,目的是复习前一课内容,为学习新课打基础。)用心 爱心 专心1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