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荷塘月色 导学案(07 版鲁人必修一)【基础知识】一、阅读课文,从下列两个方面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的作用。1. 从结构上看,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2. 从贯穿全文的感情看,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二、阅读 2-3 段,回答问题。1. 写荷塘边的小路,着重描绘了它怎样的特点? 2.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为什么作者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3. 说说作者领略到的“独处的妙处”指什么? 4.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阅读 4-6 段,回答问题。1. 第 4 段描绘了月色下荷塘的景物,作者依次描绘了哪些景物? 2. 第 5 段的景物描绘,观察角度与第 4 段相比有什么变化? 3. 作者笔下,月光是“淡淡的”,如“流水”,如“牛乳”,如“轻纱”,月光笼罩下的一切都朦朦胧胧。为什么作者说“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1 4. 说说第 6 段所写景物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 四、“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忽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五、阅读课文开头和结尾的几句话,回答问题。开头:“……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结尾:“……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 你认为这样开头和结尾有哪些作用? 2. 作者对“妻”着墨不多,却集中在开头和结尾。作者为什么要写“妻”,为什么要这样写“妻”呢?谈谈你的看法。 【素质优化】1. 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迷迷糊糊 凝碧 波痕 朗照B. 隐隐约约 幽僻 袅娜 空隙C. 蓊蓊郁郁 寂寞 稀疏 羞涩D. 没精打睬 丰姿 酣眠 倩影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 月亮 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2② 微风过处,送来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③ 叶子本是肩并肩 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④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A. 渐渐 阵阵 密密 照 B. 渐渐 缕缕 密密 泄C. 已经 阵阵 紧紧 照 D. 已经 缕缕 紧紧 泄3.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是满月,天上 有一层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 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 不可少,小...